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八
单元
·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
教学设计
1.
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
在词义梳理的基础上,辨析词义的不同用法,从而准确选用恰当合适的词语,培养遣词炼字的能力。
学习情境
1
:
学生结合鲁迅《从百草园到
三味
书屋》手稿中对词语的修改和分析《孔乙己》中词语锤炼的范例,讨论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体会作家准确运用词语的功力。
【
范例
1
】
油
蛉
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原稿:脊背),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原稿:后身)喷出一阵(原稿:一股)烟雾。(《从百草园到
三味
书屋》)
【
明确
】
“
梁
”
的一个意思是物体中间隆起呈长条的部分,如
“
鼻梁
”“
山梁
”
,虽然在词典中
“
脊背
”
与
“
脊梁
”
的意思相同,但比较起来,这里
“
脊梁
”
比
“
脊背
”
更加形象、准确。
“
后身
”
所指范围比较广,而
“
窍
”
指窟窿,从
“
后窍
”
喷出烟雾显然比从
“
后身
”
喷出更加准确、生动。烟雾,用
“
一股
”
来修饰,只能表现出烟雾的形态,但鲁迅这里是想描绘出斑蝥放屁的情景,用
“
一阵
”
,表现出烟雾不可能马上消失,会在空中弥漫一段时间,一个小场景便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
范例
2
】
(孔乙已)便排出九文大钱
……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
(鲁迅《孔乙已》)
【
明确
】
一
“
排
”
一
“
摸
”
,这两处细节细腻、生动地传达出孔乙
己不同
的心理和境况,值得玩味。
“
排
”
带有一种优越的气势,表示自己分文不少,是个规矩人,与
短衣帮们不同
,但此时,孔乙已正处于无端受人讪笑、嘲弄,很窘迫的境地,他用表面的镇定、从容、装阔气来应对嘲讽和攻击,心理上的自我
“
优越
”
与实际的拮据穷酸形成强
烈的对比,凸显孔乙已的可悲可叹。
“
摸
”
则有从口袋往外挖出的意思。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从肉体到精神,都遭受极大的摧残和打击,陷入穷困潦倒、已近末路的悲惨境地,只能
“
摸出四文大钱
”
,与前文
“
排
”
形成鲜明对比。
学习情境
2
:
学生结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范例,讨论作家如何做到词语搭配恰当。
【
范例
】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
了一段
段
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
野草荒藤也
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
【
明确
】
长久
教学设计: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