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用书内容
】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教学指导
本单元主题
“倾
听理性的声音”,意在以不同时代背景、不同主题和不同风格的文章引导学生
“领
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解读、思考文章与时代的关系,与历史对话,感悟作者们剖析现实、
针砭
时弊、
“疗
救”社会的千钧之力,以及以天下为己任、持正守道的见识与情怀。同时
,“鉴
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论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理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本的说理角度、论证方式,推敲文章对观点的提炼与阐述、论据的选用与表述、结构的设计与组织、语言的锤炼与修饰,思考它们是如何为主旨服务的,从而培养欣赏论说艺术的能力,并在自己的论说文写作中借鉴古人的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篇文章均为文言名篇。这就要引领学生通过文言形式,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汲取民族智慧,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同时,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认识,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培养
审辨性思维
能力。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要兼顾以下两点:一是基于
“这
一类”与
“这
一个”文本的固有价值、独特价值,以确定教学目标及其内容。若偏执于
“这
一类”,则容易使目标内容设置过于宽泛抽象,无法达成;若仅仅局限于
“这一
个”,则又无从上升到一般方法规律的层面,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程度,无法获得规律策略的提升。二是基于学生阅读
“这
一类”与
“这
一个”文本的认知现状、认知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尽量避免以下两种极端做法:一是
“好
大喜功”,只见
“森
林”不见
“树
木”,只有
“综
合”没有
“局
部”,尤其不屑于咬文嚼字,唯宏大人文主题是求,以致
“迂
阔玄远”,令学生无所适从。二是与之相反,则支离破碎,作孤立机械的
“说
文解字”,落入古人所
针砭
的
“
不
原
大理,唯字是求”(刘勰《灭惑论》)的陷阱。
为此,可以结合本单元文本内容确定大致具有层级性的教学内容。
(
一
)
确定稳妥、稳固的基础性内容。
首先,积累
性教学
内容。文本中涉及的
“
谏
、
疏、赋、书、论”等文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化知识、古汉语知识等,理应设置为重要的奠基性目标。两千五百多年前,指导
弟子读
《诗》时,孔子就曾提出
“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样看似平常、却不可或缺的知识性目标。语文素养要靠日积月累,每一篇教材文本一般都会有值得积累的新知识。
其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学指导【教师用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