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把握诗歌的内容。
2
. 通过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歌大意,梳理诗歌情感起伏变化。
3. 学会用知人论世去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难点:体会诗人门阀制度下,命运不公的愁苦心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
.
作者简介
杜甫
(
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为“
李杜
”
,
杜甫常被称为
“
老杜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
诗史
”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
.
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
西郊外
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
崔
县令登门拜访,
(
自注:“
喜
崔明府相过”
)
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二
、课中学习任务
一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1
.
涵泳诗韵
客
至
舍南
/
舍北
/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
/不曾/
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
飧
/市远/无兼味,
樽
酒/家贫/只旧
醅
。
肯与
/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
馀
杯。
2
.
请大家自由朗诵,并根据课本注释,尝试翻译全诗。
三
、课中学习任务二:
赏景
1.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颔联的写景角度有何变化?
舍南
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
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9002《客至》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