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用书
【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第一单元
·
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核心任务为: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与同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相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不像“学习之道”那样具体,也不易直接作为单元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核心任务,考虑选文的情况,据此设计学习情境。如前所述,本单元包括“诸子”和“史传”两部分,前者以说理为宗,后者以记事为本,在设计学习情境时,不妨分而治之,适度具体化,以免过大过空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笼统与浮泛。
以第1课为例,其中的三篇文章主要涉及“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
世
?”这两个问题,因此不妨围绕着“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来设置学习情境,通过阅读与研讨来理解古人对这一永恒话题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解具体的观点,也要注意把握观点之间的关系和文章的思路;既要注意理解各篇文章的观点,也要作横向对比,注意不同学派观点之间的大差异与同一学派观点之间的小区别;既要强调忠实、扎实地理解文本,也要注意站在当代立场反思古人的思想,并与现实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理想与生存姿态的认识水平。
教师也可以从本单元所属任务群的角度,围绕“阅读诸子的多种方式”来设置学习情境,既关注上文所说的理解、对比和反思,也可围绕儒道诸子思想的不同特征、《论语》《孟子》《庄子》的不同说理风格等,展开更具整体性的对比。师生还可以借鉴前人阅读诸子著作的方法,尝试典籍内部的互相参证,利用前人的注释作多元化、发散性的思考,或对前人的解读进行辨析。
此外,教师还可以从现实语境出发,围绕“古典的回声”设置学习情境,和学生探寻梳理儒、
道思想
在当代社会思想、语言体系中的影响,由当代人的认识出发,回溯经典的本意,发掘先秦诸子思想的深刻性,体会其充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这两篇史传,教师可以围绕“历史的‘长短’与‘表里’”设置整体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立足较长的时段理解“退秦师”这一具体的
历史事件,寻找历史的真相,从楚汉相争全过程的角度思考鸿门宴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思索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动因。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开掘烛之武精彩辞令背后的精细谋划,思考刘邦、张良应对项羽的策略为何能获得成功,寻绎历史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这种具有较强思辨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
第一单元·教学指导【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