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统编版 必修下 第一单元
高一年级 语文
主讲人:莫雁翎
北京汇文中学
子路 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曾晳
名点,字子晳。
冉有
名冉求,字子有。
公西华
名赤,字子华。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思考:本章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间一次交谈。
畅谈人生志向。
一堂言志课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因为
孔子问志
同“已”,止;用
宾语前置句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平时
孔子眼中的弟子
子路述志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夹处 接续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鲁莽直率
冉有述志
等待 或者 至于
谦逊有礼
公西华述志
穿着礼服 或者
胜任
平易谦和
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戴着礼帽
曾晳述志
同“稀”,稀疏 才能
起身
同“暮”
曾晳述志
叹息的样子
赞成
“吾与点也”内涵探究(一)
•太平盛世图景,寄托儒家政治理想。
曾晳描述的“太平盛世图”,正是儒家理
想中民风趋纯,民德归厚,天下归仁的太平社
会缩影。
“吾与点也”内涵探究(二)
鲁设雩祭于沂水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
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之乐人也。
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
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
——王充《论衡·明雩篇》
•尊重古礼,与儒家礼乐治国思想契合。
“吾与点也”内涵探究(三)
•不求仕进,暗合理想受挫后孔子的心境。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知命
尽力而为,顺乎天命。
“吾与点也”内涵探究
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
孔门之狂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
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然孔子固抱
行道救世之志者,岂以忘世自乐,真欲与许巢伍哉?然则孔子之
叹,所感深矣,诚学者所当细玩。 (钱穆 《论语新解 》)
“吾与点也”内涵探究
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
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
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
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
(朱熹《四书集注》)
孔子评志
微笑
“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孔子评志
“
高一语文(统编版)-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2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