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一)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论”及作者苏洵,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词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梳理
作者阐述
观点的思路,
分析
论证方法
的
作用
。
【课前预习任务】
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课上学习任务】
一、文学常识积累
1
.
论
论,是一种
论文
文体,用来讲明
道理
。
论述要做到_
_______
。论分为_
_______
和_
_______
两种。
2
.
作者简介
苏洵,字_
_______
,号_
_______
, _
_______
(时代)散文家,与其子_
_______
、_
_______
合称“三苏”,
均被列入
“
唐宋八大家
”
。
著有
文集
《
_
_______》。
他的文章继承《孟子》《战国策》的文风,议论辞锋犀利,纵横开合
;
善用排比,有战国策士之风,同时继承并发扬唐代“
运动”的传统,简炼质实,善于辨析,笔力雄健。
二、听读课文并正音
六国
互
丧
( )
率
( )
赂秦
耶
小则获
邑
( )
思
厥
( )
先祖父
暴
( )
霜露
洎
( )
牧以谗诛
且
燕
( )
赵处秦革灭
殆
( )
尽之际
或未易
量
( )
为
( )
国者无使
为
( )
积威之所劫哉
三、思考与探究
1.
作者苏洵
开门见山提出了全文的
中心论点
:
(原文语句)
。
首段
将六国分成赂秦与不赂秦两种情况,分别讨论灭亡的原因,
并
得出结论
,
本段
在结构上起到
的作用。
2.第二段的主要观点是:
(原文语句)
,本段采用的论证
方法
是
和比喻论证
。
3.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
(原文语句)
。
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
【课后作业】
1. 完成词语积累。
2
.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结构图
。请在圆圈内填写段落序号,在方框内仿照示例填写相应内容。
3.
阅读苏辙《六国论》第一段,
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
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
灭
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
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
高一语文(统编版)-六国论(一)-3学习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