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文解说
常常有文章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1949年9月21日,全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这篇讲话就是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致的开幕词,后来刊登在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
那么,课文这个标题从何而来?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开幕词。
虽然这个标题不直接出自毛泽东讲话,但以它为标题确实传达出了毛泽东的心声,因为他在讲话中两次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首先,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稍后他又重申:“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两句话掷地有声,从中提炼出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标题,无疑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站起来”是很直白的语言,但它却形象地揭示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生动地告知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
,他们代表全国人民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商讨未来国家的基本安排、发展蓝图和大政方针。面对着全国人民的代表,毛泽东要代表中国共产党表明对国家的规划与憧憬,同时要鼓舞全体代表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做好国家的顶层设计。因此,这篇开幕词就显得意义非同寻常。
文章开始两段,宣布本次大会开幕,并简要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显示出参会人员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指明这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成果。这段介绍也包含着
这样的意思:正因为这种代表性和广泛性,所以本次会议
作出
的决定,就能代表人民的意志。
第3、4
两
段,说明此次会议召开的基础。第3段介绍当时的情况,说明全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没有这个胜利,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团结。第4段有三层意思:一是介绍历史背景,三年前国民党曾经召开过一次全国政协会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