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教学指导
从编写意图可以知道,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以写实为主的反映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榜样的作品,目的是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文化自信等。
革命传统教育是思政、语文、历史等学科都要进行的工作,但是,语文学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其他学科应该有所不同,应该有其独特性。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在哪里?如何才能不把语文课上成
思政课
和历史课?怎样充分利用思政和历史的学科知识进行语文学习?这些都是语文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历史课程主要通过历史事件回顾、历史资料解析来理解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的看法;
思政课程
主要通过讲解历史过程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含义和精神价值来充实人的精神世界。历史课与
思政课
的教育,以掌握学科知识、形成学科思维作为课程目标。而语文课程,一方面要在其他学科知识、学科思维的支持
下理解
相关革命传统作品,另一方面要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如何表述与阐释的。它可以借助其他各个学科知识、学科规律促进语文素养提升,但不以掌握各个学科知识和学科规律为课程目的,所有对于革命精神、革命规律的理解,都应紧紧围绕文本阅读和语文活动展开。同时,语文学科与史政学科相比,还有更加独特的育人方式,那就是在阅读中领会作品体现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受到崇高精神的感染。
总之,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理解革命精神,提升理性思维能力,感受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围绕革命作品
品词析
句,仍然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在教材的单元提示部分,教材编者提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体验;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前半部分内容侧重精神世界的构建,其关键在于理解作品内涵,在此基础上受到作品中体现的革命豪情与建设热情的感染,进而获得崇高的体验。而理解作品内涵恰恰是本单元
最大的难点,因为学生
离这些
作品的距离太远,虽然知道这些文章说的事情很感人,表达的思想很深刻,但因为缺少切身的体验,理解起来总会有困难。因此在教学时,作充分的时代背景介绍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一方面课时有限,另一方面即使有大量介绍,过于遥远的时代距离还是很难使学生有直
教学指导【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