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谏太宗十思疏》
(一)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
19
年
12
月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王锡婷
北京市第二中学
实施者
王锡婷
北京市第二中学
指导者
计静晨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课件制作者
王锡婷
北京市第二中学
其他参与者
/
/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魏征及奏议类文体“疏”的
基本
常识。
2.积累重点词句,把握文章大意,提高文言
文
阅读能力。
3.梳理文本结构,赏析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说理效果。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词句,把握文章大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梳理文本结构,赏析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说理效果。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知识积累
二、整体感知
三、研读课文
四、教师收束
1.
文学常识介绍:介绍作者魏征
。
2.文体知识积累:介绍
奏议类文体“疏”
。
3.创作背景介绍
。
1.教师
范
读正音
。
2.概括文章内容
。
逐段研读课文,积累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本结构,分析说理效果。
第一段:
①
词句讲解
,
内容梳理。
②借助表格分析层次,赏析比喻论证效果。
③段意概括:论述天下安治的基础是“积其德义”。
第二段
:
①
词句讲解
,
内容梳理。
②借助表格分析层次,赏析对比论证效果。
③段意概括:
劝谏太宗善始敬终
、重视民心
。
总结本课内容,提出第二课时研讨问题。
温故知新,介绍背景,引发学习兴趣。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
通过词句讲解,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
提高
文言文
阅读
能力。
借助表格,示范分析过程,帮助学生积累阅读议论类文本及分析论证
方法
的经验。
理解文意,梳理论证层次,分析比喻论证说理效果。
理解文意,梳理论证层次,分析对比论证说理效果。
提出思考,为第二课时继续研讨作准备。
高一语文(统编版)-谏太宗十思疏(一)-1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