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文解说
别了,
“
不列颠尼亚”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中有一条是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再经过1860年的《北京条约》、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新界也相继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98年签订的“专条”中,明确“以九十九年为期限”。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攀升。随着香港租期行将届满,到20世纪80年代初,收回香港提上了议事日程。1982年9月起,我国政府开始与英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和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根据“声明”,1997年7月1日0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聚焦这一时刻,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报道这一重大事件。在众多报道中,由新华社记者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
胥
晓
婷
(
正式发表署名周婷、杨兴
)
联合采写的《别了,
“
不列颠尼亚”
》可谓别具一格,也曾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那么,这篇报道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一是独特的角度和巧妙的标题。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的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国皇家游轮
“
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新颖且具有象征意义。
“不列颠尼亚”
号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1953年至1997年服役,曾被英国女王及王室成员使用,在战争中也承担过救援角色。这一次,它将承担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离港的重任。与这样一艘极具代表性的游轮告别,告别的就不仅仅是人,而是150余年的英国殖
民统治,中国崛起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自然蕴含其中。由此,我们不能不说到这篇报道标题的巧妙,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一个倒装,一个借代,以强调的句式、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国统治的终结,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时代的到来,既有对侵略者的嘲讽,又有民族自豪之情蕴含其中。
二是现场与历史的交织,事实与情感的辉映。这则消息第1段导语简明交代新闻事实,即英国长达150多年的统治已经终结,接下来的10段主体部分基本上采用的是现实场景与历史材料穿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