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高一语文(统编版)-庖丁解牛-1教案

国家云课堂 北京空中课堂 必修下册 DOCX   3页   下载0   2023-10-12   浏览10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915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高一语文(统编版)-庖丁解牛-1教案 第1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庖丁解牛-1教案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 庖丁解牛 》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 19 年 12 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梁琦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实施者 梁琦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指导者 计静晨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课件制作者 梁琦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庖丁解牛”这一寓言故事 。 2 . 理解 庄子“道”的内涵。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庖丁解牛”这一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 庄子“道”的内涵 。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导入 二、积累 三、朗读 四 、 品读文本 五 、 探究内涵 六、语言风格 七、总结 回顾以前熟悉的寓言故事 ,引出庄子。 教师 介绍庄子并解读题目。 老师 朗读 全文 , 并让学生思考 每段的主要内容 每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第一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 第二段:文惠君的称赞。 第三段:记叙庖丁的经验之谈。 第四段:文惠君“得养生焉”。 (一)解牛场面 提问:文中是如何描绘庖丁的解牛场景的? “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 “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 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些动作描写,细致生动,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手肩足膝和谐并用,反映了庖丁技艺的高超与动作的娴熟。其次作者运用了拟声词和比喻手法 。 (二)文惠君的赞叹 提问:作者写文惠君的赞叹,用意何在? 一是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二是“技盖至此乎”这句发问,开拓了文路,引起了庖丁的议论。 (三)解牛经验 提问:从解牛理念、解牛态度、解牛方法、解牛诀窍、 解牛境界 的角度,归纳庖丁解牛的经验。(用原文回答) 解牛理念 :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解牛态度 : “ 虽然,每 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迟,行为止。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解牛方法 :“ 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解牛诀窍:“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解牛境界: “ 始 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 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提问: 庖丁技艺高
高一语文(统编版)-庖丁解牛-1教案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