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一)统编版 必修下 第一单元 高一年级 语文主讲人:常育慧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节选部分主要叙述了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一场争斗。对比了双方实力的高下,展示了刘邦、项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0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布南北。后继其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遭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忍辱负重,发奋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余万字。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叙述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记录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写作背景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儿项羽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秦将围赵。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
写作背景 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的主力军。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
文章分层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第二部分(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第三部分(第5、6、7段),讲述宴会后余事。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
高一语文(统编版)-鸿门宴(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