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高一语文(统编版)-齐桓晋文之事(一)-1教案

国家云课堂 北京空中课堂 必修下册 PDF   2页   下载0   2023-10-12   浏览11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892字   12积分
高一语文(统编版)-齐桓晋文之事(一)-1教案 第1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齐桓晋文之事(一)-1教案 第2页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齐桓晋文之事》 (一)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高中语文必修(下)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马媛媛 北京汇文中学 13911651105 实施者 马媛媛 北京汇文中学 13911651105 指导者 计静晨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 研修中心 13511028678 课件制作者 马媛媛 北京汇文中学 13911651105 指导者 计静晨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 研修中心 13511028678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字词。 2.初步认识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和社会理想。 3.初步感受孟子的论证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保民而王”思想的提出过程,初步感受孟子的论证魅力。 教学过程 (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旧学导入。 二.阅读分析。 1.孟子和孔子在儒家学派中的承袭关系。 2.孟子其人和孟子的主要思想。 3.孟子文章的论证特色。 4.提出将孔子和孟子进行比较的问题。 1.划分结构。 2.阅读分析一~三部分。 补充阅读相关材料, 借助填写表格,梳理孟子的 仁政理想,关注孟子提出观点的过程,以及方式。 (1)第一部分:孟子开门见山、针锋相对,提出 行仁政王道的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第二部分:孟子通过举例, 强调齐宣王有“保 衔接已学知识, 引起阅读兴趣。 指导阅读方法。 帮助理解文意。 感受孟子清晰的论证 思路和磅礴的论证气 势。 民而王”的基础和前提。“是心 (不忍)足以王也。 ” (3)第三部分:孟子通过排比修辞和比喻论证等 方式,强调了齐宣王 “保民而王”的可能性与目前 还未能实现的原因。 “不为也,非不能也。”
高一语文(统编版)-齐桓晋文之事(一)-1教案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