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表’与‘里’”单元教学设计【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

论述类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必修下册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6-24   浏览16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816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表’与‘里’”单元教学设计【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 第1页
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表’与‘里’”单元教学设计【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 教师教学用书 】 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表’与‘里 ’ ”单元教学设计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核心任务: 围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主题,通过诵读理解、独立反思、讨论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思想观念的理解,深入思考历史记录背后的思想观念,探究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 基本问题: 1.课文中孔子 ( 及其弟子 ) 、孟子、庄子的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各是什么?反映了中国先贤们对哪些共性问题的不同解答? 2.从课文中看,儒道思想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儒家内部,孔子 ( 及其弟子 ) 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两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3.课文中的这些思想观念对后代有什么影响?在今天看来有什么价值? 4.秦师先行离开,刘邦安然返营,其原因究竟何在?是否真是因为烛之武精彩的辞令和 樊哙 的奋力一搏?怎样读出历史事件背后的东西? 5.两篇史传文的历史记述中潜藏着哪些思想观念?应该如何发掘,如何理解? 学习过程: 1.情境设置。 先秦诸子的思想至今还受到广泛重视,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思想的底色,成为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独特印记。古代的历史仍在被不断解读评说,成为当代中国人重要的智慧源泉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参考。教师可以从这些真实的现象出发,设置勾连古今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带入富于思考意味的课堂氛围中。 2.梳理与比较。 学生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反复诵读课文,对文章有足够的理解,然后借助下面的表格梳理课文中的观点。有些可以直接“找到”,有些则需要理解 ( 甚至稍作推断 ) 后自行概括。 文章 处世观念 人生志愿 社会理想 治国理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在梳理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初步比较。在比较时,教师可以利用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差别较大的儒道思想其实都是在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都在反思人应当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 世 ;同属儒家的孔孟,在社会理想和治国理念上大体相同,但也不无细微的差别。 异中之同 同中之异 儒道对比 孔孟对比 3.印证与反思。 儒家和道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儒道两家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事实印证” ( 结合历史事实和了解的历史人物 来作 印证 ) 的方法,具体了解这种影响,并站在当下立场,对这些思想作些反思。如果学生有兴趣,对“
教学设计:“传统文化的‘表’与‘里’”单元教学设计【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