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一) ——把握古今词义的异同年 级:高一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于爽苹 学 校: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十步到底有多远?环节一、发现问题
百步穿杨、五十步笑百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步”是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等于五尺。古人的一步大约为1.3米。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一射之地:大约150步。环节一、发现问题
环节一、发现问题古人一步1.3米,他们平时是怎么走路的???
环节一、发现问题,古今词义有不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130页学习资源《语言的演变》,这篇材料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大家领略词语变化的玄机所在。 环节二、研读材料——探寻规律
任务1、第一部分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其中“意义有所不同”“用法有些两样”的就有三种情形。是哪三种情形?了解这些情形,对我们阅读文言文有哪些启示? 环节二、研读材料——探寻规律
环节二、研读材料——探寻规律分类现象举例词语 词义 名称 任务2、完成下面的表格,总结词汇变化发展的特点。
1.意义没有改变,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例如:形(形象)、镜(镜子)、窥(窥探) 2. 意义没有改变,使用受到限制。如“者”“有余”。 3.古时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修”“若”“尺”。 任务1、古今词义不同的三种情形
古今词义的区别和联系 单音词变多音词 沿用和消失 词义的变化启示: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要注意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变化,不要以今律古。
《诗经》中的马按颜色分 : 色纯的:骊 、駽 、驖色杂的:驳、騧 、駂 、黄、駓、骓、騂、駰、 騜、骐、驒、驎……按部位特色分:驈、驔、騵、馵按鬃在马身上的突出色彩分:駱、雒、駵、騢按品种性质分:驍、駒、牡、駉、騋、骄旧词语消失
新词语:椅子 凳子 桌子外来语:民主、科学 沙发、巧克力、凡士林 啤酒、芭蕾舞 新词语出现 外来语渗透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应用范围比原来广
高一【语文(统编版)】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一)——把握古今词义的异同-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