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古诗文阅读 题目列表 【2023高一下期末成都五区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组合题

【2023高一下期末成都五区联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急欲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②;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指宋义,怀王封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因救赵途中畏缩不前,羽杀之。②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为怀王,项羽称霸后尊为义帝。

第1题 单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标蓝)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

B.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

C.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

D.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

第2题 单选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围汉王于荥阳城”和《鸿门宴》中“得复见将军于此”的“于”都是介宾短语的标志词,可译为“在”。

B.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和《答司马谏议书)中“为天下理财”的“为”都是介词,可译为“替”。

C.

“羽之不杀”和《烛之武退秦师》中“臣之壮也”的“之”都是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

且义帝之立”和《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的“且”都是连词,可译为“况且”。

第3题 单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二中苏轼认为范增早该离项羽而去,第一段对《易》《诗》的引用,增强了苏轼这一观点的说服力。

B.

材料二是史论,表达了对范增该何时离开项羽这一问题的独到见解,观点鲜明,理据充分,逻辑严密。

C.

范增拥立义帝,是为项羽收买人心,与陈胜借项燕、扶苏之名类似,是一种谋略,而项羽辜负了范增的苦心。

D.

苏轼认为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所采用的计策不算高明,项羽不再信任范增,主要是由于项羽自身性格的问题。

第4题 问答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2)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第5题 问答

请结合材料一、二和课文《鸿门宴》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范增被项羽疏远的原因。(3分)

题目信息
成都诊断 调研模拟 高中通用 必修下册 跨时代组合文言 秦汉时代文言 两宋时代文言
-
正确率
0
评论
433
点击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