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古诗文阅读 题目列表 (2023成都二诊第10~13题)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组合题

(2023成都二诊第10~13题)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子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后为君子。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队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礼矣,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而力为本。是以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人之道莫大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子年七岁以上,父为之择明师,选良友,勿使见恶,少之以善,使之早化。故贤子之事亲,发言陈辞,应对不悖乎耳;走进退,容貌不悖乎目;卑体贱身,不悖乎心。君子之事亲以积德。亲之所安,子皆供之。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

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草木欲长,霜露不使;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故曰: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也。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于风,草木乘于时。”

虞君问盆成子曰:“今工者久而巧,色者老而衰。今人不及壮之时,益积心技之术,以备将衰之色。色者必尽乎老之前,知谋无以异乎幼之时,可好之色,彬彬乎且尽,洋洋乎安托无能之躯哉?故有技者不累身而未尝灭,而色不得以常茂。”

(节选自《说苑·建本》)

【注】①彬彬:美盛之貌。②洋洋:忧思。

第1题 单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

B.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

C.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

D.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学之教也/因其可之曰/时相观于善之曰/磨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

第2题 单选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少渐之以善”与“渐车帷裳”(《诗经·氓》)两句中的“渐”字含义不同。

B.

“趣走进退”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趣”字含义不同。

C.

“不若学之速”中的“速”与成语“不速之客”中的“速”含义不同。

D.

“鸟乘于风”与“道千乘之国”(《论语》)两句中的“乘”字含义相同。

第3题 单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提出在立身处世上有六件根本的事情,包含孝亲、勇敢、努力等,能够回到根本来做好近在身边的事,是成为君子的原则和方法。

B.

贤良之人会在日常中注意言行举止合乎父母心意,尽力满足父母安居所需的一切,这符合孔子提出的尽孝是做人首要大事的主张。

C.

子路对自己在父母年迈时南游感到愧疚,因为昔日家贫时,尚能为父母背米百里之外,南游后家境优渥却只能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

D.

子思认为善于借助外力去学习可以增益才干;虞君则提醒盆成子学习要抓住青春时光,否则会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忧思。

第4题 问答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

(2)今人不及壮之时,益积心技之术,以备将衰之色。


题目信息
调研模拟 高中通用 先秦时代文言
-
正确率
0
评论
385
点击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