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
反复诵读,把握两首词的音韵美和艺术美。
2
.
在比较阅读中把握两首词的内容、意象和风格,鉴赏词的艺术手法。
3.
把握两首词的创作背景,明确城市荣衰兴败折射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不同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难点: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
.
文体知识
词
:即歌词,指可以
和乐歌唱
的
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
”、“
”等。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
发展到
高峰
。
词牌和标题
:
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它决定词的
、
和
,而词的
标题
是词的
的集中体现。一首词可以没标题,但不能没词牌。
词的分类
:
按
字数
可分为
(58字以内)、
(59-90字)
、
(91字以上)。
按
段
的多少,词可分为
、
、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
阙
或
片
)。
按
作家的流派风格
可分为
和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2
.
作者简介
柳永(约
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
仁宗景祜年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年屡试不第,经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并通晓音律,这使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
婉约派
代表词人。他
是
北宋
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他精通音律,善为长调慢词,大量自制词牌,或以旧腔改创新调。用俗语、俚语填入
词中,首创或首用词牌100多个,其
词风纤细婉丽、幽怨低回
。其词多
描绘城市风光
和
歌妓生活
,尤
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
主要作品有《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等。
姜夔(约
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南宋
文学家、音乐家。
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
,
能自度曲。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
其词格律严密,
清空高洁
,极富想象,语言
灵动自然
。词作题材广泛,
多
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
,亦有寄寓
忧国伤时
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3
.
写作背景
《望海潮》:
宋真宗咸平末年
(1002—1003),柳永从家
1040《望海潮》《扬州慢》联读2导学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