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

宇宙演化思想【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教辅 《教师用书》 备课资料 课后拓展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四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3页   下载0   2023-09-14   浏览50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690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宇宙演化思想【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第1页
宇宙演化思想【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四 单元 资料链接 宇宙演化思想 关建增 、马芳 在对宇宙生成演化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古人有着多种多样的见解。择要言之,这些见解可以分为三类:不变说、循环论、演化说。 主张宇宙不变的,以《庄子·知北游》记载的孔子师徒的对话为代表:“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孔子的观点是“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晋朝郭象注解这段话说:“言天地常存,乃无未有之时。”即是说, 古时与 现今一样,宇宙并不存在生成演化问题。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说,亦可归于此类理论。 用循环论观点解释宇宙生成演化,这在《庄子》书中已有萌芽,佛教的传入,加重了这种倾向,最终形成了一套精致的宇宙循环论学说。《隋书·经籍志》对这一学说有所描述:“佛道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这一学说对中国人影响颇大,在后世一些哲学家和文学家身上 屡屡可 窥见此说之影子。 但是,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宇宙逐渐生成演化的观点。这一观点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比较普及。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反映出上古先民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即已透露出宇宙早期是混沌的,经过演化逐渐形成后世所见形状的思想萌芽。诗人屈原脍炙人口的诗篇《天问》,开篇伊始就提出了与天地起源有关的问题,也反映了这种认识。哲学家老子则直截了当提出:“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首创五德终始学说的 驺 衍,善谈天事,齐国人称其为“谈天衍”,他主张宇宙创生学说,到处“称引天地剖判”,推演“天地未生”。 驺 衍的学说在当时诸侯国中受到普遍欢迎,司马迁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对之有生动记述,很能说明问题。 承认宇宙是逐渐生成的,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宇宙由何而生?老子《道德经》回答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庚桑楚》也说:“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这里所说的“有”“无”,是一对哲学范畴,分别表示生成天地 万物的原初物质的存在与否。老庄主张有生于无,这有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因为就任 一 具体事物而言,都是由不存在到存在,即是由无到有的。由此推而广之,把宇宙视为一个整体,而且认为它是逐渐生成演化而来的,那么,在其存在之前的阶段,自然就是“无”了。三国时王弼在为老子《道德经》作注时,对此做了总结,指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
宇宙演化思想【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