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雄关漫道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壮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
红军如同壮阔的红色铁流, “翻过高山,流过大地的胸脯”(蒲风
《六月流火》),长驱二万余里,将革命火种传遍神州大地。红军战
士用自己的双脚,在中国大地上谱写了宏伟的诗篇,孕育出伟大的
长征精神。今天,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激
励我们不断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
本单元围绕长征主题选取了两组作品。一组是纪实性作品
记述红军长征途中飞渡乌江、攀越雪山的历程,以亲历者的眼光
描绘一幅幅鲜活动人的历史场景。另一组是长征亲历者们创作的
诗歌,讴歌长征的伟大历程,赞颂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和乐观坚毅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阅读这些作品,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不同类型文本在内容、表达、风格等方
面的独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要透过充满历史现场感
的文字,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或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长征过程中
的具体事实,体会红军的英雄气魄和坚强意志,感受长征精神的
伟大与崇高;还可以尝试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探究长征主题的
3
渡乌江l
刘亚楼
进 军
遵义是黔北重镇,是贵州第二大城;桐梓是贵州烟鬼主席王家烈及其“剿匪军后备总
指挥”侯之担巢窝;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的第一道大川,由西南向东北斜贯贵州,
把贵州划成南北两部,这条江实为遵、桐南面之天然屏障。位于遵、桐之间的娄山关,有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欲下遵、桐,必先渡此江,过此关,才能说到攻城。
我第一军团第二师在攻占老黄平(黄平旧县城)后,又担任了迅速渡过乌江,攻下
遵、桐的任务。指战员都了解到遵、桐是当前必取之战略要点,而我们是先头师,为了执
行党的路线和军委的战略方针,大家都抱着最大的决心,非把“天险乌江”和难破的娄山
关摧破不可!部队一面向乌江进军,一面开始了情况的侦察和政治动员的准备。
“同志!此地到贵阳多少路?”“只有一百八十里! ”“贵阳好打吗?”“王家的人(王
家烈的兵)不多,你们红军大队去打,那一定能打开呀! ”“是!我们就要去打贵阳,把
贵阳打开来好不好?”“好呀!贵阳打开了,王家烈就不能再向我们老百姓敲诈了! ”就
这样,进攻贵阳的扬言,已经从老黄平到处传播出去了。
我们师经过一天半行程,到达了乌江南一百二十里之猴场。群众夹道欢迎。该地伪区
公所及由余庆方面被我右路第一师击溃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2第二单元【雄关漫道】【普通高中标准选修课程用书】OCR识别可选择复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