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女 t t 一一之
多肠——斗去几盛
走近鲁迅
对于高中生而言,鲁迅也许算是熟悉的“陌生人”——学过他
的众多文章,但对其思想和作品价值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
此,有必要通过专题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研读。
经历了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鲁迅把目光投向了国
民精神的思考,逐渐形成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
各种黑暗以及旧传统旧道德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立人”的思想。这也是他一生主要的思想文化成就。
在文学创作方面,鲁迅用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为中国
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小说塑造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
人物系列,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
的新形式;他的杂文主要有“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两类,他
利用“无体的自由体式”,让杂文能够深入时代生活的内部,与现
实紧密互动,成为“感应的神经”和“攻守的手足”;比之小说与
杂文,他的散文更为注重个人的抒情和表达,揭示了鲁迅丰富的内
心感受,体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辨。
本单元选取了鲁迅的三篇小说、两篇杂文和一篇散文诗。《狂
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
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内心独白和日记体的形式,揭露了封建礼
教的“吃人”本质,内容与形式独特新颖;《药》采用第三人称视
角,描写了“看客”的愚昧、麻木与残酷, “被看”的先驱者的孤
独、寂寞与悲哀;《铸剑》采用荒诞的叙事手法,重建中国古代铸
剑的传说,融入了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两篇杂文分别对历史文化
和现实社会进行批评,《灯下漫笔》是对中国历史与现实联系的独
特感受与深刻洞察,批判的锋芒对准国人的心理和灵魂;《“友邦惊
诧”论》是一篇犀利的驳论文章,对国民党政府的卑劣言行进行驳
斥,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战斗
性。散文诗《过客》采用戏剧对话的方式,刻画一位孤独的探索者
形象,含蓄凝练,启人深思,寄寓着鲁迅特有的精神立场。
学习这个单元,要深入领悟鲁迅小说主题与叙事艺术的和谐统
,分析其精巧的结构布局,以及描写入物的独特视角;学习体会
鲁迅杂文从现象人手,层层剖析、犀利冷峻的行文风格;欣赏品味
鲁迅散文诗中隐含的丰富意蕴和独特意象。联系以往学过的鲁迅作
品 进一步挖掘鲁迅在‘立人 思想、文化批判和题材形式等方面
所彰显的原创性和源泉性的文学成就,理解和消化其留给我们的丰
富的思想文化与文学遗产,认真思考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1第一单元【走进鲁迅】【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用书】OCR识别可选择复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