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第1节 分析结构思路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通常包括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
题型一般有3种
:
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
散文的文体特点是“形散神聚”,因此,不论散文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题型
一
分析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
明考型
),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
即暗考型
)、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一、掌握必备知识
常见行文思路
1.静赏式 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地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思路: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
2.
参游式
移步换景,
因空间
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
想,篇末暗示主旨。思路:
进入景点
——依次欣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3.象征式 详细描写物,目的是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升华)主题。思路:物的描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表达志向。
4.怀念式 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思路:
睹眼前景
——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5.
叙史式
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
追昔是为了
抚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感慨。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之为文化散文。思路:
一语统篇
——追述史实——抚今而感慨、抒情。
把握行文思路“
4
技巧”
1.明确文体,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把握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不同。
2.圈点勾画,抓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标示段意,显示脉络。找出中心句。或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成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知识清单】【散文阅读1】分析结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