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四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设计
一
:总结阅读科学文化论著的方法
核心任务:
数字化时代,阅读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多元了,但对于如何阅读科学类文本尤其是专业论著,如何通过阅读增强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我们的关注还相对不够。为此班内要举办一场“科学论著阅读方法谈”的报告会,请你学习本单元内容,围绕“如何阅读科学文化论著”这个话题撰写一份学习报告,并在班级报告会上交流。
教学板块
一
:如何阅读自然科学论著
重点研读《自然选择的证明》和《宇宙的边疆》,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标注概念术语。
《自然选择的证明》选自达尔文的科学著作《物种起源》,《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节选自卡尔·萨根的《宇宙》。两篇文章涉及生物科学、天文学的知识和原理,专业术语和概念出现的比较多。初读文章时,边读边把这些术语和概念圈画下来,通读文章后,看看哪些概念理解了,哪些概念没有理解;哪些概念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是关键概念,哪些概念出现的频率比较低,是次要概念。就一些重要、难懂的概念如何去把握和理解,同学之间可交流想法,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概念和术语,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给同伴听。
2.
画概念
图。
科学概念是科学推理的基石。一项科学发现常常从创
生概念
起步,发展概念的链条,最终形成科学理论。阅读自然科学论著,就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
画概念
图的方式,理解科学推理和逻辑,把握文章内容。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
示概念
间关系的图示。《自然选择的证明》和《宇宙的边疆》均出现了比较多的科学概念和术
语,研读课文,研究概念之间的关系,给每篇课文画出概念图。
3.撰写内容摘要。
在把握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写内容摘要的形式梳理文本内容要点。学术论著的摘要以叙述、说明为主,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做论析。它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成果,也便于论文的归类、整理。请为两篇课文各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摘要。
4.研读文本的逻辑结构。
阅读自然科学论著要研读文本的逻辑结构,关注文本深层的科学思维。《自然选择的证明》选自《物种起源》的最后一章,“综述”了什么,得出了哪些结论,如何得出的结论?《宇宙的边疆》介绍浩瀚无垠的宇宙,诸多内容和头绪,从何说起?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有无内在的逻辑?可围绕这一类问题,参阅有关资料,展开研习和讨论。
5.比较表达方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总结阅读科学文化论著的方法【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