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望海潮》赏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理论 范文赏评 高考真题 教材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9-10   浏览257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535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望海潮》赏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第1页
《望海潮》赏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望海潮》赏析 张燕瑾、杨钟贤 陈振孙说,柳永的词“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 (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 ) , 祝穆曾经 引用范镇的话说:“范蜀公尝曰:‘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 ( 《方舆胜览》 ) 这说明柳永描写“承平气象”的 词取得 了独到的成就,能说出别人想说却又说不出的话。这是不错的,这首《望海潮》就当之无愧。 《望海潮》是描绘北宋时期杭州景象的。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要谈杭州,首先把杭州的情况做个总的、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但又另有新意。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十万”,乃约略之词,只 言人口 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 宋仁宗诗 ) 的美誉。宋南渡以后,就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云:“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 ( 宋神宗年号 ) 前语也。自高庙 ( 宋高宗 ) 车驾自建康幸杭,驻 跸 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 阜蕃 ,市井坊 陌 ,铺席 骈 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 近 、高高低低的景象。“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了,家家悬挂风帘,户户 张设翠幕 ,一派宁静 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 张帘挂幕 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
《望海潮》赏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