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离骚(节选)》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理论 离骚(节选) 课文解说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DOCX   3页   下载0   2023-05-13   浏览23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993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离骚(节选)》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第1页
《离骚(节选)》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教师用书】 《 离骚 (节选) 》课文解说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关于“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这两家的解释较为通行,而以《史记》的诠释更为人们认可。有的学者认为,以 忧愁解 “骚”,尚不能尽意。“骚”之为“忧愁”,另含“扰动不安”之意,表现了屈原 “心烦意乱,去住不宁”( 钱澄之 《庄屈合诂》) 的矛盾心理。 清人王邦采在《离骚汇订》中将《离骚》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 “岂余心 之可惩 ” ,写诗人政治斗争失败后的苦闷情怀;第二部分,从“女婆之婵媛兮”到 “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 ,写诗人在幻想世界中寻求理想的实现;其余为第三部分,写诗人犹豫徘徊,终不忍去国远游。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有所删节。 诗的开篇,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奉 其为远祖,表明了屈原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 年寅月寅 日生的。庚寅,在楚国风俗中被认为是吉祥日;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当时有“男命起寅”之说。正因为有如此的“初度”,诗人的父亲欣喜之际,赐他“嘉名”。 《史记·屈原列传》 :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离骚》中所说的“正则”“灵均”,都与“平”有语意上的关联。 王逸:“正,平也。则,法也。”《玉篇》 : “均,平也。”《周礼·小司徒》 中也有 “乃均土 地” 之 语。灵,当为美称。帛书 《十六经》 记载了黄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 “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 可见,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屈原的名字,源于度量衡,其父在给他起名、字时,是颇费一番斟酌的,寓意也比较明显。这连同生日的 吉利,构成了屈原天生的“内美”。所以朱熹说: “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 (《楚辞集注》) 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高洁的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 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 与先天的“内美”相对的,是后天的“修能”。明代汪瑗解释道: “内美是得之祖、父与天 者,修能是勉之于己者。”(《楚辞集解》) 无论是佩带香草,还是朝取木兰,夕 撷 宿 莽 ,都是一种隐喻,是诗人志趣高洁的表征。这种洁身自好的追求,随着春秋代序、岁月流逝而更加迫切。美人迟暮,如同草木零落,虽有雄心壮志,何以施展?因此,诗人决心趁年岁 未老,为国家除污去秽,改变法度。驾驭骏马, “导
《离骚(节选)》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