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专题综合

01庄子篇1圣人无名【何止文章-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教学研究 备课资料 《北京四中语文课》 高中 何止文章 北京四中语文课 OCR识别 复制 粘贴 PDF   19页   下载394   2025-07-06   浏览57   收藏662   点赞3611   评分-   23210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01庄子篇1圣人无名【何止文章-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第1页
01庄子篇1圣人无名【何止文章-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想必今日阅读此书的各位同学,对于庄子,无论是庄子其人,还是《庄 子》其书,抑或是庄子之思想,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除了在语文课堂 里听老师讲到庄子的文章和思想之外,更浅显易懂一些的,有蔡志忠的 《漫画庄子》;更高深玄奥一些的,有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庄子南华》。 这些书,都从不同的层面介绍了庄子,介绍了庄子思想。我想,这些介 绍留给各位同学的有关庄子的印象,大多是片段性的,是零碎的,甚至 还留有许多不解之处。 的确,庄子虽然同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员,但是,他不同于孔子、 孟子,不同于韩非、墨翟,无论其个人形象,还是个性思想,都远远不 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儒家、法家,远没有儒家、法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来 得有规有矩,来得清晰明确。乃至于庄子之道的始祖老子在阐发何谓“道” 的时候,用的竟然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说法,没有人能给“道” 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儒,可以教,可以学;法,可以定,可以为;而道呢? 似乎需要辩,需要悟。辩与悟,这本身就很神秘了。
01庄子篇1圣人无名【何止文章-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