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论姜
夔
的《扬州慢》
唐圭璋、潘君昭
南宋姜白石,是词坛杰出的作家。他的词,多写个人孤高的襟抱,其中隐含着身世家国之恨;艺术上不仅结构完整、音节响亮、字句灵动,还能运用想象,以比兴手法显出神韵;具有“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清空”
(
张炎《词源》
)
的风格特色。这种风格,与五代北宋以“揭响入云”见称的韦庄、苏轼等人的词风有一脉相承之处,不但启发了白石以后的张炎等南宋词人,并且还下开清代朱彝
尊等浙派
词人,余波所及,影响非常深远。
《扬州慢》一词,是白石词中的最早作品,全词通过空灵的比兴手法,以谐婉的音节、精妙的字句和自然景物的衬托,反映了寄
慨
很深的家国之恨,表现了作者孤高的个性人格,从而充分体现
出白石词“清空”
的艺术风格,确实是白石词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作品。
词前有
小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
荠
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戍
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
离之悲也。”本词作于孝宗淳熙三年
(
1176
)
,这时距完颜亮南侵
(
1161
)
已有十五年,距符离之败
(
1163
)
亦有十三年,但扬州城却依然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作为一个身世孤寒、流落江湖的旅人,一个关心国家前途的词人,当他征途小驻,这座想象之中昔年歌吹极盛的名城,却以残破凄凉的姿态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目击心伤,就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抒发出对乱后
芜
城的伤悼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无限哀时伤乱
之
感。在怀古伤今的情调中,不仅写出名城扬州的昔盛今衰,更重要的是借此道出词人对国事的深切忧念,而在这种士大夫式的“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诗经·王风·黍离》
)
的家国之恨中,又充满着
白石词所
特具的低回不尽的韵味。当时诗人萧德藻之所以会认为这首词有“
黍
离之悲”,其原因即在于此。
起首八字,不用辞藻,以
拙
、重、大的笔墨,概括出想象中昔年淮扬的繁华景象。“淮左名都”,点出了扬州在全国的地位;“竹西佳处”,又说明了竹西在扬州的地位。
“解鞍”句记初过
维扬,“过春风”两句忽然笔锋一转,折入眼前“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
的荒凉景象,警动异常。只言十里
荠
麦,是上承起首八字,提空点出昔年何等繁华的
扬州,而今却是屋宇荡然,人烟稀少,雪后
芜
城,四顾萧条,这就是虚处传神、用笔精妙之处。李白曾有《越中览古》诗道:“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
论姜夔的《扬州慢》【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