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实用文语体与语义”专题学习【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教师用书内容】

文学类(散文) 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必修下册教师用书 DOCX   5页   下载0   2023-06-05   浏览25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694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实用文语体与语义”专题学习【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教师用书内容】 第1页
“实用文语体与语义”专题学习【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教师用书内容】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第 五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实用文语体与语义”专题学习 核心任务: 把握本单元实用类文本的风格与语言表达特点,揣摩分析课文语句、修辞表达。尝试用多种语体多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基本问题: 1.所选课文有演讲词、奏疏、书信等,这几篇文章从写作背景、语言风格方面看,与一般的同类文体比较,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马克思的演讲和林觉民的家信,都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从内容和修辞方面看,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3.这几篇文章语言运用形式多样,或铺陈、或议论,或比喻、或对比,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而同样的句式、修辞手法,有的读来哀婉、悲伤,有的读来幽默、讽刺,效果大不一样,为什么? 4.可以举例分析这几篇课文的语体和语义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习过程: 1.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语言风格。 ( 1 ) 还原写作背景 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有助于深入把握作品内涵。作者在当时的场景中写作,会设想读者 ( 听众 ) 的反应,根据不同的受众来调整笔触。真实的写作背景除了当时写作场景之外,还包括更宽阔的社会文化背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写作情境。 ( 2 ) 理解写作情境、语体与风格 写作情境、语言体式和风格之间互相关联。《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演讲,运用口语语体,语言通俗明快。但是他们所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相应地用了复杂的长句。马克思的演讲思想深刻,气势恢宏,体现了伟 大的革命家的胸怀。因为在纪念会上讲话,所以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有幽默感,活跃了现场气氛;而恩格斯的演讲在墓地,是写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悼词,语调庄重、哀伤而又充满力量。 李斯的奏疏《谏逐客书》是写给秦王看的。这篇文章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却要显出处处为秦国和秦王考虑,观点表达直截了当,却不刺伤秦王。文中大量运用铺排、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气势奔放,文采斐然,却不觉虚夸。林觉民《与妻书》是写给妻子的绝笔信。作者深爱自己的妻子,“爱汝一念”中饱含着拯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深情,这种将爱妻、爱国、爱民融为一体的爱,铸就了 烈士赴 死的意志,情感饱满浓烈,既有哀伤、悲愤之情,又体现出英雄的豪迈气概。 根据以上讨论,课堂上完成下面的表格。 作品 文体 写作情境 语言风格 例句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演讲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悼词
“实用文语体与语义”专题学习【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教师用书内容】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