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四
单元
资料链接
达尔文学说的发展
舒德干
新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缺乏遗传学基础。于是,孟德尔遗传理论的创立,理所当然地为传统达尔文主义向新达尔文主义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这个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不仅提出了遗传基因的概念,而且最终还用实验方法证实了作为遗传密码基因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染色体上。新达尔文主义的发展,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比孟德尔稍晚些,自然选择学说的热烈拥护者、德国胚胎学家魏斯曼便提出“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主管遗传的种质与主管营养的体质是完全分离的,并且不受后者的影响,因而坚决反对“环境影响遗传”的假说。他做了一个十分著名的实验以反对拉马克主义的获得性遗传假说:他曾切断22个连续世代小鼠的尾巴,直到第23代鼠尾仍不见变短。这个实验现在看起来较为粗糙,但在历史上影响颇大。1901年德弗里斯提出“突变论”,认为非连续变异的突变可以形成新种,
成种过程
不需要达尔文式的许多连续微小变异的积累。不久丹麦学者约翰森又提出“纯系说”,首次提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并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称作“基因”,并一直沿用至今。他认为生物的变异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遗传的变异,叫基因型;另一类不可遗传,叫表现型。新达尔文主义至20世纪20年代摩尔根《基因论》的问世,已处于成熟阶段。1933年摩尔根由于染色体遗传理论而荣膺诺贝尔奖。
通过精密的实验,《基因论》将原本抽象的基因或遗传因子的概念落实在具体可见的染色体上,并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确立了不同基因与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间的对应关系,这为日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基因论》使探秘生物变异成为可能。例如,杂交之所以能引起变异,其内在原因就在于杂交引起了基因重组。总之,新达尔文主义将孟德尔遗传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深入探索物种变异奥秘的新阶段。此外,摩尔根提出了“连锁遗传定律”,这是对孟德尔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新就新在将遗传基因具体化了,并指出物种的形成途径不仅有达尔文渐变式,更有大量的突变
式。这既是对传统达尔文主义的挑战,更为后者做出了理论上的重要补充和修正。当然,新达尔文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为它研究生物演化主要限于个体水平,而实际上进化是一个在群体范畴内发生的过程。此外,这一学派中相当多的学者忽视了自然选择作用在进化中的地位,因而它难
达尔文学说的发展【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