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蜀道难》赏析
朱金城
巴蜀地处西南,素有天险之称。西晋左思《蜀都赋》曾经描绘过那里奇崛壮丽的风光:山
阜
相属,岗峦错杂。巍巍峨峨的陡峻高山,直插云天;波涛汹涌的湍急江流,一泻千里。幽
晦
的丛林中,
穴宅奇兽
,
窠宿异
禽;翻天的白浪里,游鱼跃涛,中流相忘。在这气象森严、环境险峻的地方,还流行着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伴随着古老的历史和风俗,更增添了
瑰
秘的色彩。但蜀地又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是沃
腴
的天府之国,商贾云集的大都会,环绕穿行的几股江流形成了发达的水上交通,而陆上蜀道之艰难,则使人生畏。这样,歌咏蜀道难行,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题材。据《古今乐录》记载,刘宋诗人王僧
虔
曾有《蜀道难行》,可惜早已失传。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收较早的有梁简文帝和刘孝威等的作品,其中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广的,当属李白的七言古体《蜀道难》。
这首诗有三个特点:结构句式上的新颖,风格上的奇特和遣词造意的惊心动魄。与李白的许多诗歌相似,作者对
乐府古题作
了创新的改革,他冲破了通篇五言的格局,采用长短句式,错落有致,使诗歌的关节显得十分灵活。他又以一唱三叹的方法来渲染主题,不仅有语调的重复,更多的是意义的重复和情绪上的重复,使得诗从首句起即达到高潮,而结尾处仍维持着高潮,并在中间时时掀起一些波澜,不断刺激这个高潮的兴奋点,维持着,不让它低落下去。构思和艺术处理都显得那么新颖,同时,又是那么和谐与完整。
让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在巴山
蜀
水中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的。一声长叹:“
噫
吁喊
(
吁喊,蜀地方言,见物惊叹声
)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即把读者的心悬了起来,借用心理学的说法,
叫作
“引起注意”。接着,切入正题。然而诗人并不立刻描写蜀地的实景,而开始
“
寻根
”
,追溯起历史和神话来了:据说,秦惠
王设置
蜀郡
(
今四川省中部地区,治所在成都市
)
以前,有过蚕丛、柏灌、鱼
凫
等许多代政权,经历了好几万年,真是说不清究竟何时就有了这个都城。可是,在那漫长的年代里,却与世隔绝,直到秦惠王嫁女时,五丁
(
五个力士
)
开山,地崩山摧,化为五岭,才有今后如此险峻的天梯石
栈
(
即栈道,两山之间
凿崖架
木而成的道路
)
。这段不见人迹的历史,不正证实了蜀道除了鸟
道之外,高不可攀之“难”吗?
诗人似乎并不满足于“寻根”,笔锋一转,开始勾
《蜀道难》赏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