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指导【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文学类(散文) 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必修下册教师用书 DOCX   3页   下载0   2023-06-05   浏览37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556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教学指导【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第1页
教学指导【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第 五 单元 教学指导 本单元在“抱负与使命”的人文主题统摄下,选取四篇实用性文章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这四篇文章都涉及较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其中既有文言文,又有翻译作品,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导师的作品,阅读难度较大。由于文章阅读难度较高,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大情境、大任务”教学,首先都要把文章读到位,否则就有可能把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架空,把语文教学变成浮泛的研讨与空洞的诉说。 在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以下策略: 1.立足文本内部,抽丝剥茧,节节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思想深刻,表达又很凝练;李斯的奏疏层层深入,思路严整;林觉民的家信百转千回,叙事、说理、抒情融为一体,情意绵长。这些文章都需要细读细品,把握思路,明确层次,徐徐理解或体会。一篇文章,其中难读之处常常就在一些层次较多的段落或较长、表意较丰富的句子上,因此在阅读时不仅要关注文章的意思,还要关注段落、长句的层次、结构、关系等。教材在单元学习任务中设置长句阅读的任务,其意图也就在此。 2.引入背景资料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辅助阅读。这四篇文章的内容都与社会、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工业革命以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无产阶级作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走上历史舞台相关;《谏逐客书》则与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个突发事件(及其引发的利益争夺和政策转向)相关;林觉民对妻子所说的“今日事势”则与当时中国命运和道路的艰难抉择相关。了解相关背景,则可以去滞涩入通达,破肤浅成深入,变笼统为细致。此外,马克思、恩格斯的两篇文章,不仅涉及西方历史,也包含两位革命导师对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现 代技术与人的异化、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等问题的思考。这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引入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的内容,辅助阅读课文。 3.可以采用对读或群文阅读的方法辅助阅读。与上一个策略相呼应,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对比阅读,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而组织得法的对读、群文阅读,本身就可以被用作单元的整体教学任务。例如,可以用马克思《给工人议会的信》与《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对读,用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李卜克内西《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悼词》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组合阅读,用《史记·李斯列 传》(特别是其中保存 的李斯《行督责书》 )辅助《谏逐客书》的阅读,用林觉民《禀父书》
教学指导【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