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第五单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内容】

文学类(散文) 现代文综合 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必修下册教师用书 DOCX   3页   下载0   2023-06-05   浏览39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104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内容】 第1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内容】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第 五 单元 资料链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 黄国荣 政论文,特别是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语言富于逻辑性。为了做到条理严密,气势畅达,描述复杂的事物,表达精密的思想和阐明深奥的道理,有时用到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句子中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较多。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种句子的思想内容,我们必须对它的语言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样,才可能做到政治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相结合。我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就曾做过这样的尝试。现举教学该课中一个 180多字的长句为例 作一个说明。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么一句:“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的语言形式来理解它的思想内容的: ( 1)去枝叶,找主干。由于这一复杂长句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多,枝繁叶茂,粗略一看往往 不得要领,抓不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我就启发学生用简缩的方法,去枝叶,找主干。同学们经过分析找到了这个句子的主干:“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余都是依附于这个主干的枝叶,起修饰和说明作用的。找到了这个主干,我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即这个复杂长句)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全文的中心是赞颂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文中具体论述了马克思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和实践上的光辉业绩。理论上写了三个方面的“发现”,而这一长句则是理论上的第一个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样,抓住了这一长句的主干,就帮助学生理清了全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认识马克思伟大的历史功绩。 ( 2)抓主干,理枝叶。去枝叶,是为了鲜明地突出主干。抓住主干以后,又须回过头来清理枝叶。繁茂的枝叶是为了更准确、更丰满、更生动地表现主干的思想内容的。我启 发学生弄清“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一比喻是修饰主干中“发现”一词的状语,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历史意义。状语的提前,则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内容】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