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难
》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
40
分钟
基础达标
基础达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
观众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也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
飞声
,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
有网友评价说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种“浪漫”,包含中国式的视觉表达和审美理念。电影里,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被许多观众
①
。倏然间出现飘逸的白鹤、激荡的江浪、璀璨的银河,上天入海、自由驰骋,诗仙的想象力通过先进的光影技术展现出来,带来视觉的享受,也蕴含辽阔的诗心。
这种“浪漫”,离不开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意蕴。据统计,《长安三万里》中出现了48首诗词,有小朋友们能跟着背诵的《静夜思》《春晓》,也有《燕歌行》《蜀道难》等流传千古的名篇。“小时候背的诗,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儿时即使是全文背诵,也不过是
②
,只有体会过人生百种况味,才能真正读懂此中真意。短短几行文字,能穿越千年时光,让一代又一代人
③
,其间蕴含的追寻理想、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等精神气质力透纸背,历久弥新,这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魅力所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2
.
文中“顶流”、“浪漫”、“小时候背的诗,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都使用了引号,分别指出其作用。
(3分)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4分)
二、课内外诗歌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节选,完成
4~5题。
(9分)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
1031《蜀道难》4分层作业(原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