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
三
单元
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外国小说的节选,两篇是19世纪英、俄现实主义小说,另两篇是美国、拉丁美洲的现代小说。几篇小说分属不同创作流派,艺术风格迥异,且内容上时间、空间跨度大,反映的社会内容与学生当下的生活距离较远,课文节选部分篇幅也较长,这些都对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激发阅读的兴趣,提供具体的策略指导和有效的支架材料,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课前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包括写作背景、作家经历、作品风格流派等。可提供阅读书目或印发一些资料,最好是传记、访谈录等,比如《狄更斯传》
(
彼得·阿克罗伊德
)
、《托尔斯泰传》
(
罗曼·罗兰
)
、《八分之七的冰山:海明威传》
(
弗娜·卡莱
)
、《番石榴飘香》
(
加西亚·马尔克斯、P.A.门多萨
)
,里面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趣闻逸事,能让学生在广泛、轻松的阅读中不知不觉走近作家、走进作品,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激发进一步阅读、学习经典的兴趣,也可为深入阅读文本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
2.设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利用读书札记逐步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在了解、熟悉文本内容的第一阶段,可根据文本特点灵活设计一些活动任务。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小说带有自传性质,可采用为文章拟小标题、为人物写小传、围绕大卫的成长图示小说的主要事件与人物等设计活动。第二阶段,可要求学生记下印象深刻的句子、段落或观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从文本中领悟出来的心得体会等,尊重学生自由阅读的感受,肯定其初步的研究成果。组织经验分享与成果交流活动,教师平等参与问题讨论,相机进行指导点拨。随着阅读的深入,可开展一些专题研究,比如单元研习任务中“感受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梳理本单元课文中的心理描写”等都可以参考。此阶段可指导学生利用读书札记有目的地摘录文本、搜集有用的资料,学习分类整理,最后形成研究报告。这样,每一任务都有明确的要求,能起到策略指导的作用,也
能清晰反映学生阅读的质量,有利于教师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任务设计力求形式多样、循序渐进、有挑战性,能不断激发学生有效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深度阅读的途径与策略。
3.鉴赏小说,可以从主题内容、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多层面展开,但就
教学指导【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