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二
单元
教学指导
在设计、组织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深入体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和进度安排,灵活设计教学方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落实课程标准“至少选读10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的要求,调动学生充分开展自主阅读。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风格的品析,还有对文学发展概貌的了解,都建立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课程标准对“量”的要求,正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不能将
本任务群
的研习,仅仅局限于对教材所选作品的精读精讲,而要充分开展课外阅读、自主阅读。不妨先以1课时作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起始课,进行前置安排,明确单元研习任务,引导学生制定研习计划。让学生梳理已学过和阅读过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预习本单元的各篇作品,并有计划地布置学生阅读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力求让学生大体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动态,选读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从教学实践来看,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动态,应当在学生通过自主梳理,大体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概貌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利用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任务群各单元中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所获得的经验来研讨作品,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动态,关注对有影响的作品的讨论等。值得说明的是,对“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中的“新近发表”和“有影响”,不应作狭义理解。如果扩展到学术界关于当代文学评论的界定即“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或“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学”,以及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或结合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则可研习的作品更多,更能体现“有影响”,也会有足够多的“有影响”的“相关评论”可供选择,从而就大大拓展了研习的空间。
再次,要重视单篇作品的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有机联系。课程标准规定:“整本书阅读与研习任务群,在选择性必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任务群中。”本单元的《阿Q正
传》《边城》《茶馆》等均为节选,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良好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标准推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较多,许多作品篇幅也比较长,教学中不可能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整本书性质的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教学指导【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