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
了解老舍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茶馆》及话剧知识。
2
. 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入手,概括人物形象。
3
.
掌握有关戏剧冲突,
并能认识主要矛盾冲突及其实质。
4.
品味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
学习重
难点
重点:品味贴合人物性格和情境的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难点:理解剧中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及其实质,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话剧是舞台艺术,更是现场的艺术,只有坐在剧场之中,才能真正体会话剧感人魅力,而茶馆也一样,只有置身其中,煕
煕
攘攘的茶客,三教九流的言谈举止,你才能体会老舍先生所说的“小茶馆,大社会”。
二、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
.
作者介绍
老舍
(1899—1966),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称号。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雅俗共赏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代表作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天赐传》《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话剧《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
2
.
了解话剧
话剧,以演员的
对话和动作
为主要表现手段的
戏剧形式
,具有
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
等特点。
剧本,文学作品中的一种
体裁
,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
3.
写作背景
老舍先生自己说,他写这个戏的目的是“葬送三个时代”。全剧贯穿半个世纪的三个时代,
清末
、
民初
和
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代
,是旧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渐深入、中国由封建帝国日益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代。老舍把三个时代发生的种种事件以及生活着的种种人物,通过茶馆,通过贯穿全剧的线索人物王利发,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写出这些人物在不同时代中的
不
同命运,从而揭示出旧时代必然灭亡的命运,暗示了促使旧时代灭亡的新的潜在力量。
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从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老舍
4.
2081《茶馆》1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