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
了解艾青的生平及诗歌写作背景。
2
.通过品味细节、抓住意象,
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特征
,
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
学习重
难点
重点:通过细节赏析,把握大堰河的形象。
难点: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手握来自欧罗巴的浪漫竹笛,心中却饱含对祖国的永恒忧虑,这个人就是艾青。一个
书写爱
的诗行的诗人,一个被学界称为“民族诗人”的爱国者。今天让我们走进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去认识一位旧时代的传统劳动女性,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村庄的名字。
二、
课前预习任务
检测
1
.
作者介绍
艾青
(
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中
国现当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其代表作有《光的礼赞》《
我爱这土地
》
《盼望》
等。
艾青的诗作把
个人的悲欢融合
到
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
之中,表现出对
光明
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
时代感
和
现实性
,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2.
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
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一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
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3.字词正音
大堰河
yàn
檐头
yán
瓦菲
fēi
灶火
zào
荆棘
jīngjí
掐死
qiā
匾
biǎn
火钵
bō
碾
niǎn
忸怩
niǔní
冰屑
xiè
团箕
jī
凌侮
wǔ
叱骂
chì
咒语
zhòu
4.
解题
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
2061《大堰河——我的保姆》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