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二
单元
《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文解说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诗人艾青1932年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而被捕入狱。1933年在狱中写下这首充满深情的诗。诗人赞美养育了自己的农妇大堰河,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
“
母亲
”
个
普通中国农妇真诚的颂歌。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
安天乐
命,质朴乐观;她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
,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
‘
婆婆'
”
,即使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迫使她早早地就“含泪的去了!”大堰河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艾青的诗形式上十分自由,同时又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将繁多的细节组织为有意味的图景。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
沓造成
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
句相互
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意象的使用上,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性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
造了大堰
河这个
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这首诗中有许多真切、具体而又富于情感感染力的细节描写。如第4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