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素材 高考真题 教材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9-12   浏览13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081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第1页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二 单元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 一 、 鲁迅和沈从文都十分关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但观察和描写的角度却有很大的不同。研读本单元的两篇小说,完成下列任务。 1.通读《阿Q正传》全篇,思考几个问题:鲁迅说他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 ,怎么理解鲁迅的创作动机?有人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民族落后的“国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有人说“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对此你怎么看?在老师指导下,搜集并阅读相关评论,围绕“说不尽的阿Q”这个话题,形成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讨论。 2.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 “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又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你是否有类似的阅读感受?循着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去思考探究,形成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还可以搜集相关的评论,看看这些评论中有哪些说法可以支持或者丰富你的观点。然后以 《《 边城>中的“矛盾”》为题,写一个发言提纲,在班级或者小组内交流。 任务 一 主要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也涉及作品本身的一些特点。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家,都十分关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致力于表现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历史命运;同时,两人写作的出发点不同,艺术风格也有很大差别。这个单元将《阿Q正传》和《边城》这两篇小说的选段放在一起组成一课,意在通过研读这两篇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创作动机,探究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学时可以着重把握两部小说的思想,通过小说主题的分析,感受作者意图为民族寻找出路的拳拳爱国之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经验,对这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加以评析,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活动1主要关注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缘由,探究“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讨论阿Q这一形象的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联系鲁迅写过的有关自己创作动机的文章,如《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呐喊 〉 自序 》 ,以及《阿Q正传》发表前后的创作 谈,理解鲁迅创作的目的就是要唤醒“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激励他们振作起来,挣脱精神的枷锁,进而理解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一贯思想。而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因为其所具有的丰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