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第6.2课《再别康桥》-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再别康桥 高二语文 名师精讲课堂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PPTX   44页   下载0   2023-11-05   浏览17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884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第6.2课《再别康桥》-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第1页
第6.2课《再别康桥》-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第2页
剩余4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再别桥康徐志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激趣导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有这样一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有这样一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这样一首诗,清新空灵,含蓄隽永。导入 教学目标再别康桥1.知人论世,了解新诗的特点。2.反复诵读,赏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感受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三美)。3.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再别康桥 我的眼是康桥帮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徐志摩回忆道: “康桥”:即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此。“再别”: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康桥,再会吧》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留下佳作《再别康桥》 走进康桥 知人论世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字槱[yǒu]森,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一生中他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新月社主要成员之一。其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字槱[yǒu]森,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一生中他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新月社主要成员之一。其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文学常识·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成立于1923年,它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
第6.2课《再别康桥》-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