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Q正传
》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
了解鲁迅作品的时代特色,感受白话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2
.
通过细读文本,结合细节描写,归纳分析阿Q的个性特征,鉴赏和感知“阿Q”的艺术形象。
3
.
通过把握阿Q形象,探讨他的精神世界,深入理解他的精神胜利法。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概括归纳阿
Q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学习
鉴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
难点:
探究人物性格的产生根源和人物形象的意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
。为何拼凑?——为了使人物更具典型性!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让人难忘的典型人物,比方一说到《红楼梦》,我们马上想到温柔多情的宝哥哥,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精明能干的凤姐……在生活当中,我们往往能在身边的人身上,看到这些典型人物的影子!这就是所谓的“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阿
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自1921年发表以后,便轰动了中外文坛。阿Q这一形象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经典,走近阿Q!
二、
课前预习任务
检测
1
.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
动的基石。
鲁迅的小说
多材于
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代表作品
: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阿Q正传》收于《呐喊》中
)
散文集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
三味
书屋》等)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2
.
《阿
Q正传》
简介
《阿
Q正传》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了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小说
共九章
,每三章可构成一个部分。
前三章
写阿Q的
阶级地位
、
经济地位
,概括
勾勒出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中间三章写阿Q遭遇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表现阿Q的
处境,揭示了时代矛盾;后三章写阿
Q在革命到来之后的
2051《阿Q正传》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