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致普希金
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其成就。 2.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3.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大海的美给了诗人无尽的温柔与幻想,面对大海的赞叹是人类永恒主题。诗人总是满怀深情放声高歌,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导入新课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普希金名言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作家,是19世纪俄罗斯民族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民族诗人”,高尔基称之为“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1811年进入皇村学校。求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并形成了强烈的自由思想。 1814年7月,诗歌《致诗友》发表在《欧洲通报》上。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成诗歌《自由颂》,造成一定影响。1819年7月,写出诗歌《乡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 1820年因《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中的反抗倾向激怒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以政府信使的名义流放到俄国南部。1821年,完成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4年又被禁闭在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普希金(1799—1837)
【作者简介】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普希金的文学声誉将他赦免并召回莫斯科,这一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侍从。1836年,创办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杂志《现代人》,同年10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 1837年普希金在与法国贵族丹特斯的决斗中被杀害。普希金对俄国文学有着极重要的影响。普希金的每一个创作时期,都成为俄国文学发展的新阶段的里程碑。他将创作扎根于民族生活,使俄国文学逐渐摆脱了从18世纪以来对西方文学的模
致大海-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