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风物志
——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
◎执教:邱超君
1
观察:王从华
2
(1.赣州市第六中学,江西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
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设置真实的任务情境,使原本陌生的风物志写作变成真实交际语境下的语篇创作。写作过程中,基于学情特点,教师适时提供概念支架、例文支架、构思支架、评价支架等不同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解决风物志“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的问题,最终完成单元写作目标。
关键词:
风物志;写作;内容要点;学习支架
【原题呈现】
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特殊的来历,这些都值得我们寻访探究。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教学指引】
本单元围绕
“
家乡文化生活
”
设计了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涉及三个写作任务:撰写
“
人物(风物)志
”
、调查报告和建议书。本课聚焦第一个学习活动
“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
的写作任务,即要求学生通过访谈、查阅文献和实物资料等方式收集资料并用
“
志
”
的形式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在学生学习第二单元人物采写活动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以赣州市第六中学与清华附中合作办学为契机,创设了
“
为清华附中学子推荐赣南风物
”
的写作任务情境。风物
志属于
实用类文体,需要聚焦家乡风物的特色,准确、平实、简明地记录风物的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同时还要考虑特定读者的需求。这类文体学生此前较少接触,结合学情特点和风物志的文体特点,笔者确定了三个写作学习元素:
①
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风物;
②
抓住风物的主要特点多角度选材;
③
准确客观地描述风物的样貌。为完成目标,笔者在构思阶段为学生提供风物志例文支架,使其从中掌握风物志选材的特点,构思自己的风物志;
在起草阶段分析例文准确客观的描述方法,使其学会迁移运用写作技巧,准确客观地呈现风物的特点。通过本课的写作指导,学生能基本了解风物志写作的基本内容并学会运用
“
志
”
的方法记录家乡风物。
本次作文课围绕
“
为清华附中学子推荐赣南风物
”
的写作任务,指导学生关注
“
为谁写
”“
写什么
”“
怎么写
”
几个要素,掌握
“
怎么写
”
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中学会选取具有特色的风物,聚焦风物的特点构思
风物志并完
A04写家乡风物志——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