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物短评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2
◎执教:袁楚桥
观察:万永翔
(宜昌市夷陵中学,湖北宜昌
443001)
摘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为“历史的现场”。其中入选的课文《苏武传》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史书著作《汉书》。班固用精要传神的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心系大汉、忠义凛然的民族英雄苏武。该单元的写作任务之——
—
人物短评,以《苏武传》这篇课文的学习经验为依托,聚焦具体写作情境,以班固的视角评价苏武,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有机融合。本节课中,教师主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支架,让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精准解读历史人物,从而探究出人物短评的写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苏武传》;人物短评;支架式教学
【原题呈现】
历史的画卷,往往异彩纷呈;历史的评说,有时见解不一。围绕“历史的评说”这一话题,完成下列任务。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
太
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
中班固对苏
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
【教学指引】
新课
标明确
指出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
,并且在提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试图充分扭转高中语文机械琐碎、高耗低效的教学局面。它将关注的重点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并将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定位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文字的基础性知识,而是成为开放、有序、多样课堂的参与者和建构者。随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地位的凸显和落实,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有更为主动的吸收。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以班固的口吻完成苏武的人物短评写作,探讨和掌握人物短评的写作方法。教师在整堂课中主要充当学生语文活动的组织者、协助者、推进者。这节课一开始并不着急为学生灌输人物短评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立足《苏武传》文本的基础之上,走近历史人物,进而更好地把握历史人物。通过人物形象挖掘、人物评论优秀范本展示、人物短评写作方法探讨、学生优秀人物短评展示等学习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总结人物短评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写作兴趣。
【课例聚焦】
一、图片导入激兴趣
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给大家带
D05写人物短评——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