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比较,明确红色革命传统》选择性必修中册专题阅读
课堂导入Teaching analysis壹
红色革命在黑暗中孕育新生,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们得以看到生活的希望。本单元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体裁,同时极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树立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接下来,让我们深入研读第二单元内容。 课堂导入
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基本内容。2.横向比较主题体裁,研读文本内容,掌握纪实、虚构作品各自特点和表现手法。3.联系生活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任务Teaching analysis贰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对照现实意义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对照现实意义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他的作品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对照现实意义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品大多反映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难得变革的题材。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十年浩劫中,赵树理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1970年含冤而死,终年64岁。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对照现实意义王愿坚(1929年-1991年),山东省相州镇相州七村人,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二:内容比较,横向对比文本本单元所选课文体裁、写作背景等各不相同,其写作的内容且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请同学们借助搜集的资料并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分析交流并完成相应问题。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二:内容比较,横向对比文本(一)梳理不同篇目的背景事件和文本表述内容。篇目背景事件文本表述(举例)《记念刘和珍君》
2601专题阅读《横向比较,明确红色革命传统》-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