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四
单元
《
树和天空
》课文解说
特朗斯特罗姆曾经说:“我的诗是聚点。它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这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树和天空》这首诗。
对常规语言的颠覆和日常经验的转换,是这首诗的一个鲜明特点。不是“我们”行走或停步,而是树“匆匆走过我们身边”“停下脚步”;树的“急事”则是“汲取雨中的生命”,它的姿态是“挺拔地静闪”。诗人这样写,不是为了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为了通过这种“颠覆”,引导我们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原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世界的新鲜的感受。
在《树和天空》中,树仿佛拥有了人格,成为人们的同伴,“我们”与
它之间
从而也就建立起了一种“突然的联系”。诗歌的结尾两行充分展示了这种在原本“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之间
”
创造出的关联树“和我们一样”,在同一片天空下等待着雪花开始落下的瞬间。这就带给我们一种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新颖的体验。这首诗并没有给出某种思考的结论,但它构成我们思考的起点。
特朗斯特罗姆说:“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作为20世纪中后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继承了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诗歌手法,同时又注入了新鲜的个人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极为凝练,意象清澈,富于画意,却又总是带着某种神秘的意味。有人称他为“瑞典的王维”。通过《树和天空》这首诗,我们可以窥斑见豹,初步认识这位诗人独特的诗艺,也由此增进对现代诗歌的了解。
《树和天空》课文解说【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