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VS 为了忘却的纪念匕首投枪的复杂情感
情境任务 2006年上海书展的演讲中,鲁迅之子周海婴向大家讲述了鲁迅先生在当今时代的尴尬局面,“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时间里,鲁迅收到了来自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别重视,鲁迅的革命性开始逾越他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而得到了特别的强调。以往很多描述鲁迅的文字也把他刻画成了一个喋喋不休、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形象。形象是双眉紧蹙严峻凝重的,思想是革命化战斗化的,没有个性和生活,其他方面似乎都淡掉了,只剩这么一个壳,甚至在对这个壳的描述中,也忽略了他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存在,离开了他作为一个最根本的文学家这样一个位置。我总觉得这样的鲁迅很空洞,我不认识这样一个鲁迅。” 那么,作为真实的鲁迅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请同学们自己阅读鲁迅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与鲁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感受其作品和人品的真实魅力,并谈谈“未来的鲁迅”会不会尴尬呢。
活动一: 探究《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纪念》 鲁迅杂文艺术表达的魅力1.人物形象的描述柔石: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进步青年,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一个真实的革命作家的形象,也是一个完整的感人心弦的文学形象。刘和珍:向往革命,追求真理,敢于斗争,有责任心,关心母校和国家前途的和蔼可亲的热血青年大学生形象。
2.叙事抒情的妙笔 活动一:探究艺术表达的魅力①随手点染的细节 :旁逸于正题之外的“一细节、一议论。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第二部分第三段,写柔石等青年印《朝花旬刊》《近代小说短篇集》《艺苑朝华》,介绍国外文学和版画,“扶植”“刚健质朴”文艺的情况。段末”只有其中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术家',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这句话是在文章主旨之外,对自己痛恨叶灵凤这个“公敌”的随手“一击”。鲁迅容不得叶灵凤那种“文人无行”“颓唐“”叛变“的人。
2.叙事抒情的妙笔②言近旨远的闲笔: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第二部分末尾“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一句平静中涌动着激情,用体质弱反衬意志强,反面衬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冯铿女士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其次,对如此体弱的女子,国民党反动派仍然给她上了镣铐,在狱中摧残得“面目都肿了”,直至残忍杀害。越虚弱越能反衬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无道,越能表达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愤怒仇恨之情。越能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 活动一
记念刘和珍君及为了忘却的纪念教学设计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