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二
单元
资料链接
《记念刘和珍君》里的人物、事件和历史
杨凯
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然而,此时的北方却进入了段祺瑞所谓“临时执政”的统治时期。根据曹聚仁先生的回忆,“在黑漆一团的当时,教育界的混沌,也和政治圈子差不多”(《鲁迅评传》)。在这种大的政治气候下,1925年春天,发生了所谓的“女师大风潮”。
按照鲁迅生前好友许寿裳的说法,当时,学生们反对校长杨荫榆,“杨校长便不到校,后来任意将学生自治会职员六人除名,并且引警察及打手蜂拥入校,学生们不服。
迨
教育总长章士钊复出,遂有非法解散学校的事”(《亡友鲁迅印象记》)。这被开除的六位学生自治会的学生中,就有刘和珍。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的3月12日下午3点40分,日本海军第十五驱逐舰队的两艘驱逐舰由旅顺驶入国民军布防的大沽口,毫不理会国民军所发出的警告,反而炮袭大沽口,打死国民军排长、司务长各一人,
士兵亡二人
,
伤八人
,这便是震惊全国的“大沽口事件”。此事件发生后,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广泛的群众抗议运动。3月18日下午1时许,北京的请愿群众行至铁狮子胡同国务院东辕门,而这里正是段祺瑞执政府卫队戒备最为森严之处。当国务总理贾德耀拒不会见群众代表,请愿群众正准备转移至吉兆胡同见段祺瑞的时候,府卫队对群众展开了屠杀。作为亲历者的朱自清先生在《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中回忆道:“第一阵枪声约经过五分钟,共放了好几排;司令的是用警笛;警笛一鸣,便是
一
排枪,警笛一声接着一声,枪声就跟着密了,那警笛声甚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无疑,刘和珍便是在此中弹殉难。
当女师大的学生许羡苏跑到鲁迅西三条寓所,报告段祺瑞政府可耻的屠杀以及刘和珍遇害噩耗的时候,鲁迅正在写作《无花的蔷薇之二》,对这位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分子的印象,鲁迅在后来的纪念文章里说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然而不料这么和蔼而又年轻的刘和珍,却惨死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
攒射中”,且被诬为“暴徒”!“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
世
使可
萨
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无花的蔷薇之二》)
对于“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了好些文章,都收在《华盖集续编》里,包括《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和《空谈》等。《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写得
《记念刘和珍君》里的人物、事件和历史【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资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