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学习作品通过平常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感情的技巧。
3.品读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学习重
难点
重点:揣摩细节描写,体会文章情味。
难点:
体味作者善于选取日常琐事表情达意的技巧。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它有时反映作者的志向,有时寄托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
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梁启超的“饮冰室”,鲁迅的“绿林书屋”。
陋室
,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书斋名。其书斋布置朴素简陋,但诗人却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陋室铭》。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大儒扬雄的“子云亭”相提并论。
聊斋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应试落第后,爱请人到书斋闲谈,根据朋友们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饮冰
,
一
词源
於
《庄子
·
人世间》
“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
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寓意
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
。后来,南朝宋人鲍照在《谢永安令解禁止启》中就说:“饮冰
肃
事,怀火毕命”,来表现受命从政、为国忧心的惶恐情态。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
“
内热
”
?唯有
“
饮冰
”
方能得解。后来满清立宪失败,梁自号“饮冰室主人”,以示“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之
慨
。
绿林
,鲁迅先生在北京时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文人骂为“学匪”。鉴于此,诙谐
的鲁迅把自己寓所的书房起名“绿林书屋”。“绿林”者,强盗也,“绿林书屋”乃“学匪”之寓所也,以此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归有光的这间小小的书斋,听听他的光阴故事,学习这篇被称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
二、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
.
作者简介
归有光
(
1507-1571)字熙
甫
,又字开
甫
,别号震川,
又号项脊
生,
世
称“震川先生”。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主要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
3092《项脊轩志》1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