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解读至情至性 理趣盎然
第一章课标解读目 录目录第二章内容解读第三章学习目标第四章整体设计第五章学习评价
第一章课标解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通高中语文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学习目标与内容 (1)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4)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提示(1)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2)多角度、多层面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初步认识所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3)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业质量水平 1-3 有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 4-3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在文学鉴赏和语言 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第二章内容解读
单元导语“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诵读经典佳作,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本单元选文跨度大 ,魏晋至明代。选文契合单元主题“至情至性”,又理趣盎然。需要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考。
课文选篇
选文特点本单元综合选取了魏晋至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体式多样,基本涵盖了“表”“志” “序”“辞”“传”“记”六种,略有“古代散文史”的模样。这些文章都是“事”“情”“理”融为一体的佳作。
学习提示学习本单元,重在把握
3000第三单元1单元解读课件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